第13章 流程效率破局-《商业制霸世界威力增强》
第(2/3)页
历史上,福特汽车最早生产的汽车有好多型号,后来为了提升生产效率,就只生产一种车型——T型车。然后,他把T型车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84个步骤,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。因为一旦进行了这个分解工作,就出现了一个概念——“零部件”,也就产生了专业化分工,就可以用装配线来组织生产了。
而现在,小光要做的事情也是如此,不过,他拿起的是一个秒表。
按下秒表后,他开始打扫店面卫生,卫生打扫到符合他的标准后,他记住下秒表的时间,在相应工作后面记录用时。
接下来他如法炮制。整理货架,记录用时;引导顾客,记录用时;休息调整,记录用时……
一天下来,他总共记录了23项大大小小的工作细节,并在重要工作背后写下了需要达到的流程标准。
理货员、引导员的工作梳理清楚后,他又接替令狐莹莹,开始梳理收银员的流程,把每一个工作都标准化,更直观的衡量店员工作效率,并研究总结出在每个任务环节中,员工应该通过多少个规范动作,才能最大效率的完成作业活动。
在福特工厂的装配线上。一条生产线让工人实现了彻底的分工。每个人都以最有效的方法从事他的工作任务,不用连续的弯腰,不用做任何无关的动作,不用关注旁边的人。工人甚至不用思考,只需要凭下意识就可以工作了,这样的工作形式,必然促使效率的大幅提高。
所以,在19年的时间里,福特公司的T型车在美国销售了1550万辆,仅福特一家厂的总产量就占了全世界叫车总产量的一半。
后来有学者研究,因为科学管理的出现,生产一辆汽车的工作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,而且质量还有保障。
小光整整一个星期秒表不离手,在令狐莹莹和另一名新招的阿姨的帮助下,做着多角度、多频率的测算,最终整理出了一份长达7页的员工职责标准细则。
他拿出最新一版拟好的内容,叫来店员阿姨逐条解释道:“你以后的工作主要就是这上面这几条,执行标准、特殊情况、技巧方法我都总结清楚了,你听懂后,工作只需按照标准操作就行……”
听完小光鲜明清晰的工作划分,店员阿姨也十分高兴,知道自己做什么,怎么做,做到什么程度等这么明确的预期,对一个员工来说确定带来的安心感大大增加。
做一名普通的员工,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工作做成什么样子才好,朝令夕改,政令不明,职责模糊。现在有了书面的评判标准,就好像有了自由的准绳一样,怎么会不让普通人欣喜呢。
阿姨赞美道:“小光老板,你是我见过的最细心、贴心的老板了,在你这干活真的好。”
“哈哈,大家以后都是同事,不用这么客气。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疑问,可以随时来找我沟通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