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唉………罢了,罢了……” 老者叹息一声,最后注视了一眼长安城,回头往马车而去。 “学生李泰,见过李太师。” 就在老者,即将抬脚登上马车的时候,一道声音在他耳畔响起。 不错,此老者,正是太子太师李纲。 后世鼎鼎有名的,有太子杀手美誉的李纲。 一生担任三位太子的太师,终究是没有一位成功登基大宝。 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惊人壮举。 听到李泰的话,李纲勐然转身,抬起头来来。 “魏王殿下,您怎么来了?” “学生来为先生送行,虽然先生乃是太子太师,学生也是有幸听过先生授课的,先生大才,青雀一直心怀敬佩……” 李泰一番话,彻底把李纲给感动了。 人啊! 在最为失意的时候,是最容易被感动,也是最容易,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。 李纲万万没有想到,太子殿下只是把自己送出了宫外。 而魏王李泰,却在长安城外,等候着为自己送行。 “殿下,昨日刚刚下过大雪,外面如此严寒,李纲何德何能,让殿下在城外等候。” “先生言重了,在学生心里,先生永远是最有才华的大师,得知父皇让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,辅左太子之后,学生便知道,今日或许是先生的离开之日……” “如此说来,殿下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?” 听了李纲的话,李泰郑重的开口说道。 “能有幸得见先生一面,即便是等上三日三夜又如何?” 李泰的话,让李纲激动的热泪盈眶。 暖心,实在是太暖心了。 原本心里面已经哇凉哇凉的李纲,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流,从心头流过。 “殿下的心意,李纲铭记在心。” “今日之事,足以慰籍李纲余生,殿下,天就要黑了,李纲告辞……” 李纲话音落地,转身就要往马车而去。 “先生一定要走吗?先生一定要离开长安城吗?” 李泰的话,让李纲瞬间停下了脚步,转过身来,开口说道。 “殿下,不走我又能去哪里呢?长安城乃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,没人会舍得轻易离开。” 李泰闻言,微笑着开口说道。 “先生可否愿意随学生前往魏王府?” “学生以前无缘日日聆听先生教诲,今日还请先生给学生这个机会,让学生有机会,跟随先生好好学习。” 不得不说,李泰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。 完全没有一点看低,刚刚被卸去太子太师这一荣耀光环,跌入人生失意低谷的李纲。 而且言语里面,满是恳求之意。 李纲闻言,注视着李泰,开口询问道。 “殿下的一片盛情,李纲铭记在心,若是李纲留下的话,怕是陛下哪里,殿下不好交代啊!” 李泰听完李纲的话,知道,此事成了。 “先生无需多虑,快快随学生回魏王府,这外面天寒地冻的,可真是冷啊……” “父皇那里,学生自有解释,先生完全可以放心。” “请先生与学生同行!” 李泰搀扶着李纲,往自己的座驾而去。 李纲的马车,自然有魏王带来的下人驾驶。 回到魏王府,李泰将李纲好生安顿在文学馆内。 并且安排两位丫鬟,专门服侍李纲。 李泰一番思索过后,乘坐座驾,直奔皇宫而去。 自己留下李纲的事情,若是不告知父皇的话,一旦被父皇得知,心里肯定会有所芥蒂。 李泰抵达皇宫的时候,天都黑下来了。 眼看宵禁将至,李泰却赶了过来,李世民知道他肯定是有要事奏报。 “父皇,母后。昨日都是青雀不好,青雀一时口快,再加上大哥一直不在我们身边,青雀一直以来都是称呼太子哥哥为大哥……” 李泰宛如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般,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前,委屈的耷拉着脑袋。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,发现长孙皇后也恰巧看向自己。 二人相视一笑。 “行了,父皇和母后,不希望再有下次了。” “用心去着书立传,父皇和母后还等着你那《括地志》早日问世呢!” “儿臣,谨遵父皇和母后教诲。” “儿臣有一事,不得不禀报父皇和母后。” 第(2/3)页